中国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欢迎您!
网站地图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精采书评
精采书评
站内搜索
站内全文搜索
  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精采书评 >> 精采书评   
原天津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、《今晚报》专栏签约作家易为民为《竹斋听江声》作序
 时间:2024-01-17 来源:中国文化出版社  作者:管理员  点击:243

 

《竹斋听江声》序(一)

易为民

 

朋友从微信中寄来一份洋洋洒洒的诗词手稿,邀我作序。我因年迈,在手机内翻看大作并援笔几无可能。收到大作后,托华容县委办一位后生子,用十几天的夜间劳作,赶制出了一 本纸质本清样。今日早餐毕,即正襟危坐,欣赏大作。

这位朋友诗人,就是六十年代南开大学中文系高材生廖江森先生。他少年得意,幸运得遇一位老学究尊师。尊师为他改 了个浪漫而诗意的名字曰“江声”。他一生感恩地用作笔名。 如是,诗稿才被题作《竹斋听江声》。

对于古诗词的创作,或许是因知其水太深,江声从来视作畏途,“只读不写”。璀烂山水可以留白,但人生画卷不能有 空白。画作留白处处皆成妙境。人生空白终是徒增惆悵的遗憾。 直到诗人七十有五,适逢三年新冠疫情,正常生活全被打乱,骨折雪上加霜。情势窘迫,为找个“放”心的地方,“始作涂鸦”,乃至一发不可收拾,最终成就了这古风习习的诗稿。如今,气象嫣然的《竹斋听江声》,散发出阵阵翰墨书香。

中国诗词浩如烟海,灿若繁星。至今流传的词牌有上千个。深受喜爱的热门词牌,产生过众多经典佳作,俊彩星驰,美不胜收。自梁启超先生从五千年文明史中抽象出“中华民族”概说之后,唐诗宋词便成为华夏子孙更一高程的痴情凝念。只有站在民族的高度才有自己的格局,自己的视野。以中华民族的视角传承和阐扬诗词国学,便成为江声先生的晩情执念。

江声先生在《七绝·即景》诗里,曾经生动地描绘过“辗转吟哦”的艰辛,表达了“梦半得句”的亢奋和慰藉。先生的课考是严苛而全面的。好的词牌,最短和最长的,都通通尝试一遍。连柳永的孤篇词牌《双声子》也试作一篇。诗稿可谓集 宋词牌之大成。匠心雕龙,精雕细琢,呈现一种“山丘华屋”的高古。这是一种从心上走过,在心上刻记着,又心动不已的美!

唐晓云先生在为江声先生散文集《相约时空》作序时,称赞他行文“风趣其事,风骨其理,风格其文”。余深以为然,深知他为文至臻的一惯风格。若无明心见性,风骨文采,江声 是决不出手的。偕他漫步诗林,听他引吭高歌,咏九曲,吟松风,唱大江,酣畅吴头楚尾,豪放婉约尽收眼底。你会逐步与诗人画风同框,归于“忽有故人心上过”的共情。这不是什么发思 古之幽情的附庸作态,也不是茶余饭后的浅唱低吟,而是一程为霞满天的夕阳苦旅,是一场把生命溶入国学的涅槃重生,是这一代人的一种才华释放与文化交待,厚积薄发而自带光芒!

可以说,这部诗稿是他平生所学,平生所恋,平生所历,平生所得的铭心会萃。

当今世风,江声称之为“浮世横斜”。当污淖流渠,贪婪之气无孔不入时,这里仍保留着一股新竹林七贤的书香气。

面对当今诗坛乱象,诸如分行就是诗歌,糟改就是创新,堕落就是人性,自恋就是守真种种,江声先生都做了严肃的切 割与庄严的诀别,锁定诗言志的根本,使古典诗词创作成为创 新守正的一方文化热土,助力民族伟大复兴的一声呐喊。

这是一种正本清源的民族文化自信。

曾经是这个世界最富才华的一代人,虽然他们生理上已经老了,但是心理上依然追梦如初,笔力雄健。兴致所由,依旧炼语入神,句秀于外,骨秀于内,神韵其中,明心见性。

竹斋江声,读能入心。

请看这首荷园古韵:“……僻静清景里,四时理明辉。沁园春听雨,疏林夏采嶶。芦荡问秋鹤,寒溪访冬梅。匠心植文苑,惮思辟兰亭。”当这几行清雅的诗文映入你的眼帘时,你是否觉得有一种“庐山烟雨浙江潮”的味道?是否觉得有一股惊艳时光的田园古风扑面而来?是否觉得沉浸在唯美岁月甘之如饴的享受?

酒饮微醺显纯情。人生这旅途,一站有一站的风景,一程有一程的色彩,融入诗篇,一篇有一篇的品位。一壶陈年老酒,能品出别样人生味道!一粥一饭的恩,一丝一缕的暖,伴随难以割舍的乡愁,那是一种血脉的亲和与赓续,是内耗不朽,外化不变的绝唱,是日月经天,江河行地的永生。

最不舍的便是儿时闪耀的梦幻。一条大江,一方湖水,一所名校,几间茅屋,是他人生的起点,走向世界的出发阵地。这里曾经江南寒冬彻骨的凄风苦雨,也饱览过醉美如画的春花秋月,经历过前胸贴后背的饥饿,也品味过藕嫩鱼肥稻香的野趣。

这,就是他故国神遊的西边故垒!千古风流。诗意的表达,就是对故乡的文化礼敬。

风骨,学养,文采,张扬着时代,情怀,正气。篇篇词作,创新守正,意象鲜活,学养奔腾。其踔厉奋发之志,文化自信之心,因寄所托之厚,以及文学价值之深远,已经不言而喻。

谭外,还要特别为一干鄂州故旧点赞,此辈诗作高手之唱和,顿使楚风拂面,词林焕新,风水纳韵,烟火含情。使人确 有入竹林,悟清高,品乡愁之厚重感。饱涵深情锦上添花,江声呕心沥血可慰。

 

〖作者简介〗易为民,原天津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。笔名易志海。湖南省华容县人。196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。1968 年入伍。《今晚报》‘今晚谈’专栏签约作家。易为民文笔纵横,文风泼辣,文识卓逸,有《城市多彩梦》、《览物之情》文集传世。共同从军十余载,我们同为楚狂人,乡谊亲近,朝夕相处,生活、处世、学识,受教多多,是心性同契相惜的兄弟和战友。

 
 上一条: 湖北省革命老区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常务理事胡学荣为《竹斋听江声》作序
 下一条: 党的事业重如泰山:《戎马祁连》附录
 

中国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总社地址香港九龙弥顿道208-212四海大厦
总社电话:00852-21962638/65852676/39216081(传真)
内地咨询电话:13923719482(深圳)
业务QQ:2754109459 邮箱:2754109459@qq.com